中藥名 金錢草
別名 神仙對坐草、地蜈蚣、蜈蚣草、銅錢草、野花生、仙人對坐草、四川大金錢草、大金錢草、對坐草、一串錢、臨時救、黃疸草、一面鑼、金錢肺筋草、藤藤側耳根、白側耳根、銅錢花、水側耳根、大連錢草、遍地黃、黃花過路草、龍鱗片、真金草、走游草、鋪地蓮。
性味歸經
味甘、微苦,性涼。歸肝、膽、腎、膀胱經。
功效主治
利水通淋;清熱解毒;散瘀消腫。主治肝膽及泌尿系結石;熱淋;腎炎水腫;濕熱黃疸;瘡毒癰腫;毒蛇咬傷;跌打損傷
用法用量
內服:煎湯,15-60g,鮮品加倍;或搗汁飲。外用:適量,鮮品搗敷。
用藥注意
據報道[《四川中醫》1983,(3):40],外用該品引起接觸性皮炎12例,均系風濕性關節炎、肩周炎患者,用鮮品煎水熏洗所致。
應用配伍
用于肝膽結石及尿路結石,熱淋,黃疸。金錢草有良好的利濕退黃及排石通淋作用,治肝膽結石及黃疸,可單用該品煎湯代茶飲,或配伍茵陳、郁金、大黃等以增強清利肝膽及排石作用。
治石淋、熱淋亦可單用取效或與海金沙、雞內金、石韋等同用,以增強清下焦濕熱、通淋排石之功;石淋兼有腎虛見癥者,可與補腎之桑寄生、胡桃仁等配伍應用。
用于瘡毒癰腫,乳癰,火丹,毒蛇咬傷及跌打損傷。金錢草有解毒散瘀,消腫止痛之功,常用鮮品內服或外敷,可單用鮮草搗汁飲,或搗敷患處,亦可與野菊花、蒲公英、萬年青等同用以加強清熱解毒作用。
此外,金錢草用于水腫、臌脹,內服、外敷均有利尿消腫之功,用于肺熱咳嗽,小兒高熱,是取其清熱解毒作用。